关于印发365BET体育投注官网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中心):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365BET体育投注官网
2020年11月27日
365BET体育投注官网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价值传播和知识传授相结合,建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通的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一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程体系,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建设目标
挖掘与凝炼各课程的思政元素与育人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去,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3年左右的教学改革,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同时,全校评选50名左右在课程建设有较好表现的课程思政优秀;每个学院培养5名左右受学生欢迎的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每年度各二级学院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培育10门左右充满思政元素、体现课程思政功能的示范课程;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即要以系统化的思维,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宏观的设计与把握。加强学院对思政工作的指导与宏观统筹,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加强对教育教学的价值传播和理论引领,引导全体教师认识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引导教师挖掘和凝炼各课程的思政元素,积极把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四、工作安排
(一)挖掘不同课程思政元素,制定教学大纲
1.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挖掘各课程的思政元素。思政课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通识课程要突出重视价值引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创造性的思维、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专业要突出培育学生的诚信品格,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法制、谨慎细致、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各门课程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等全过程,都要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
2.以课程思政理念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导向相统一的理念,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大纲应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3.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各学院(中心)每年度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
(二)增强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理念和育人能力
1.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理念的基本要求。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课程教育体系、一种育人方式,改变那种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职责的传统观念,树立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的课程思政理念,努力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要求要以思政元素统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强化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要让各课程承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人才观,要把思政之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让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知识化、技能化与思政取向性。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和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师、骨干教师参与各专业课教师的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活动,发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3.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意识与育人能力。以学院(中心)为单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通过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教学沙龙等多元化途径,切实增强每位教师的政治意识。充分认识上好“思政课程”和做好“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牢固确立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和每位教师都肩负育人责任的担当意识。帮助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基本内涵与逻辑,逐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与素养,激发每一位教师立足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下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找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建立生成性关系,充分挖掘和激发思政教育内涵,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4.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共同研讨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取得理想的思政教学效果。
5.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每年度各教学部门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开展1次以上部门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进行把脉。听课人员听课后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表,提交各教学部门进行汇总统计,报教务处备案。
6.以课程思政为原则,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要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式,由单向传递转为双向交流,由单一课堂转变为联结情境。
(三)围绕课程思政,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中,要注重将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作为首要因素,要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对学科专业的忠诚度、对学科专业价值的认知、学科专业方面的操守等作为重要的监测点指标。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部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纳入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部门给予奖励。